![]() 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及成形體
专利摘要: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及使用其之成形體,該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係相對於(A)聚碳酸酯樹脂100質量份,調配(B)季戊四醇與脂肪族羧酸之全酯0.1~0.4質量份、及(C)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0.1~0.4質量份而成之樹脂組合物,且該(B)成分中所含之鈣及鈉分別為15 ppm以下。 公开号:TW201302912A 申请号:TW101119397 申请日:2012-05-30 公开日:2013-01-16 发明作者:Hiroshi Akamine;Munehiro Chosa 申请人:Idemitsu Kosan Co; IPC主号:C08L69-00
专利说明:
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及成形體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及成形體。更詳細而言,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除優異之耐候性及透明性以外,亦具有良好之脫模性之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及使用其之成形體。 聚碳酸酯樹脂之耐衝擊性、耐熱性、透明性優異,可充分發揮其特徵而廣泛地使用於光碟基板、透鏡及窗玻璃等之玻璃代替製品、車庫屋頂、電氣、電子設備之各種零件、汽車零件等中。然而,聚碳酸酯樹脂之對紫外線影響之耐光性不充分,例如於屋外使用或於螢光燈照射下之屋內使用時,因製品之變色或強度之下降而導致使用受到制限。因此,先前以來,將各種紫外線吸收劑單獨使用或組合數種使用,尤其是以300~350 nm之波長區域為中心而具有紫外線吸收能的具有含有苯并三唑骨架之分子結構之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由於其效果相對較大,因此通常為業界所使用(參照專利文獻1或2)。 另一方面,聚碳酸酯樹脂為改善成形時之脫模性而使用有脫模劑,作為脫模劑,已知有脂肪酸酯、聚烯烴系蠟、氟油、石蠟等。於該等脫模劑中,使用脂肪酸酯之方法廣為人知,其中較多地使用甘油單硬脂酸酯。然而,若為於成形品之脫模性不充分之情形時僅單純地增量添加甘油單硬脂酸酯之光碟基板用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則亦有可能使長期之資料保存性(耐水解性)受損,於使光碟基板之成形材料成形時,已知將季戊四醇脂肪酸全酯與甘油單硬脂酸酯等甘油單脂肪酸酯併用而使用(參照專利文獻3)。又,已知有藉由在聚碳酸酯樹脂中併用而使用特定之季戊四醇脂肪酸全酯及紫外線吸收劑,而使透明性、耐候性、脫模性、耐熱性等優異之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參照專利文獻4)。並且,已知有於將季戊四醇脂肪酸全酯調配於聚碳酸酯樹脂中時,藉由使用該脫模劑中之金屬元素(錫、鈉、鈣、鋅)為特定量以下者,可無損耐衝擊性、耐熱性而具有優異之脫模性及耐水解性之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參照專利文獻5)。 本發明者等人發現,於聚碳酸酯樹脂中併用季戊四醇脂肪酸全酯與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時,存在未充分地發揮紫外線吸收劑之效果之問題,而完成本發明,於上述專利文獻3~5中並未暗示有上述問題等。 先前技術文獻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7-21620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3-301101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007-242126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特開2004-27105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專利特開2005-42003號公報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對於在聚碳酸酯樹脂中調配作為脫模劑之季戊四醇與脂肪族羧酸之全酯、及作為紫外線吸收劑之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而成的樹脂組合物,不會降低所使用之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之效果,且脫模性亦優異之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及使用其之成形體。 本發明者等人對在聚碳酸酯樹脂中併用季戊四醇脂肪酸全酯與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時,所獲得之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未充分地發揮紫外線吸收劑之效果之問題進行了銳意研究,結果查明,於季戊四醇脂肪酸全酯中作為雜質而含有之特定之金屬成分會造成影響,從而完成本發明。 即,本發明提供下述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及成形體。 1.一種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其係相對於(A)聚碳酸酯樹脂100質量份,調配(B)季戊四醇與脂肪族羧酸之全酯0.1~0.4質量份、及(C)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0.1~0.4質量份而成之樹脂組合物,且該(B)成分中所含之鈣及鈉分別為15 ppm以下。 2.如上述1之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其中(B)成分為季戊四醇與碳數12~22之脂肪族羧酸之全酯。 3.如上述1或2之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其中(B)成分為季戊四醇棕櫚酸全酯及季戊四醇硬脂酸全酯之混合物。 4.如上述3之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其中(B)成分之季戊四醇棕櫚酸全酯及季戊四醇硬脂酸全酯之混合比為9:1~1:9。 5.如上述1至4中任一項之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其中(C)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為2-(2'-羥基-5'-第三辛基苯基)苯并三唑及/或2,2'-亞甲基雙[4-(1,1,3,3-四甲基丁基)-6-(2N-苯并三唑-2-基)苯酚]。 6.一種成形品,其係使如上述1至5中任一項之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成形而成。 根據本發明,可獲得一種對於在聚碳酸酯樹脂中調配作為脫模劑之季戊四醇與脂肪族羧酸之全酯、及作為紫外線吸收劑之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而成的樹脂組合物,不會降低所使用之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之效果,且脫模性亦優異之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及使用其之成形體。 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係調配(A)聚碳酸酯樹脂、(B)特定之季戊四醇與脂肪族羧酸之全酯、及(C)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而成者。以下,對各成分及其他可添加之成分進行說明。 [(A)聚碳酸酯樹脂] 於本發明中,(A)聚碳酸酯樹脂可為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亦可為脂肪族聚碳酸酯樹脂,由於耐衝擊性、耐熱性更優異,因此較佳為使用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 (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 作為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通常可使用藉由二酚與碳酸酯前驅物之反應而製造之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與其他熱塑性樹脂相比,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之耐熱性、阻燃性及耐衝擊性良好,因此可作為樹脂組合物之主成分。 作為二酚,可列舉:4,4'-二羥基聯苯;1,1-雙(4-羥基苯基)甲烷、1,1-雙(4-羥基苯基)乙烷、及2,2-雙(4-羥基苯基)丙烷[雙酚A]等雙(4-羥基苯基)烷烴;雙(4-羥基苯基)環烷烴;雙(4-羥基苯基)氧化物;雙(4-羥基苯基)硫化物;雙(4-羥基苯基)碸;雙(4-羥基苯基)亞碸;雙(4-羥基苯基)酮等。其中,較佳為雙酚A。作為二酚,可為使用該等二酚之一種之均聚物,亦可為使用二種以上之共聚物。進而,亦可為將多官能性芳香族化合物與二酚併用而獲得之熱塑性無規分支聚碳酸酯樹脂。 作為碳酸酯前驅物,可列舉:碳醯鹵(carbonyl halide)、鹵甲酸酯、碳酸酯等,具體而言,可列舉:碳醯氯、二酚之二鹵甲酸酯、碳酸二苯酯、碳酸二甲酯、及碳酸二乙酯等。 於本發明中所使用之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之製造時,視需要可使用末端終止劑。作為末端終止劑,只要使用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之製造中公知之末端終止劑即可,例如,作為其具體之化合物,可列舉:苯酚、對甲酚、對第三丁基苯酚、對第三辛基苯酚、對異丙苯基苯酚、對壬基苯酚、及對第三戊基苯酚等。該等一元酚可分別單獨使用,亦可組合二種以上使用。 本發明中所使用之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亦可具有分支結構。為導入分支結構,只要使用分支劑即可,例如可使用1,1,1-三(4-羥基苯基)乙烷;α,α',α"-三(4-羥基苯基)-1,3,5-三異丙基苯;1-[α-甲基-α-(4'-羥基苯基)乙基]-4-[α',α'-雙(4"-羥基苯基)乙基]苯;間苯三酚、偏苯三甲酸、及靛紅雙(鄰甲酚)等具有三個以上之官能基之化合物等。 就樹脂組合物之物性方面而言,本發明中所使用之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之黏度平均分子量較佳為10,000~40,000,更佳為13,000~30,000。 又,於本發明中,於使用芳香族聚碳酸酯-聚有機矽氧烷共聚物、或含有芳香族聚碳酸酯-聚有機矽氧烷共聚物者作為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之情形時,可提昇阻燃性及低溫下之耐衝擊性。就阻燃性之觀點而言,構成該共聚物之聚有機矽氧烷更佳為聚二甲基矽氧烷。 [(B)季戊四醇與脂肪族羧酸之全酯] 於本發明中,(B)季戊四醇與脂肪族羧酸之全酯係用於提高使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成形時之脫模性者。該季戊四醇與脂肪族羧酸之全酯係藉由使季戊四醇與脂肪族羧酸進行酯化反應,形成全酯而獲得者。 此處,作為全酯之構成成分之脂肪族羧酸,可使用較佳為碳數12~30者。 該等脂肪族羧酸通常由各種植物性油脂或動物性油脂製造,該等油脂類成為含有各種脂肪酸作為其成分之酯化合物。因此,例如由上述植物性油脂或動物性油脂製造之硬脂酸通常含有大量棕櫚酸等其他脂肪酸成分。於本發明中,可使用含有由上述植物性油脂或動物性油脂製造之複數種脂肪酸之混合脂肪酸,亦可為經純化分離之脂肪酸。 並且,於碳數12~30之脂肪族羧酸中,較佳為碳數12~22之脂肪族羧酸。又,於脂肪族羧酸中,較佳為使用飽和脂肪酸,進而較佳為使用尤其是碳數12~22之飽和脂肪酸。於碳數12~22之飽和脂肪酸中,較佳為硬脂酸、棕櫚酸、山萮酸。 因此,季戊四醇與脂肪族羧酸之全酯的較佳之具體化合物為季戊四醇硬脂酸全酯、季戊四醇棕櫚酸全酯及季戊四醇山萮酸全酯。 又,就考慮符合歐洲REACH(Registration,Evaluation,Authorisation and Restriction of Chemicals,化學品註冊、評估、許可和限制)標準之觀點等而言,較佳為尤其是使用季戊四醇棕櫚酸全酯與季戊四醇硬脂酸全酯之混合比以質量比計為9:1~1:9、較佳為5:5~3:7之混合物。例如,關於季戊四醇硬脂酸全酯,先前以來亦廣泛地用作脫模劑,因此於REACH中作為現有物質已進行了預註冊,相對於此,季戊四醇棕櫚酸全酯必需作為新穎物質重新進行預註冊。然而,正式註冊所需之經費昂貴,且其手續變得更加繁雜。因此,較佳為使用季戊四醇硬脂酸全酯之組成比率較高,可作為季戊四醇硬脂酸全酯處理之混合物。又,作為較佳為使季戊四醇硬脂酸全酯之組成比率較高之理由,亦可列舉較之碳鏈為碳數16(C16)之季戊四醇棕櫚酸全酯,碳鏈為碳數18(C18)之季戊四醇硬脂酸全酯於製成樹脂組合物之情形時脫模性能更優異等。 於本發明中,作為上述(B)成分之季戊四醇與脂肪族羧酸之全酯中所含的鈣及鈉必需分別為15 ppm以下。若鈣及鈉分別超過15 ppm,則無法充分地發揮用作本發明之(C)成分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之效果,且耐衝擊性等機械強度亦下降。本發明者等人進行各種研究,結果查明其原因在於:於聚碳酸酯樹脂中併用如上所述之季戊四醇與脂肪族羧酸之全酯及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並利用擠出機等進行熔融混練時,分子經切斷之聚碳酸酯樹脂之末端羰基鍵結部位與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發生酯交換反應。 該反應機制尚不確定,但推測為:於季戊四醇與脂肪族羧酸之全酯中作為雜質而含有之鈣及鈉分別促進聚碳酸酯樹脂之分子切斷,另一方面,紫外線吸收劑所具有之苯并三唑骨架原本亦為容易與上述金屬離子配位者,因此藉由配位而鄰接之紫外線吸收劑之末端OH的親核性提高。 其結果可認為,於所調配之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中,殘存於樹脂組合物內之未反應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之量減少,而無法充分地發揮紫外線吸收劑之原本之效果,且碳酸酯樹脂之耐衝擊性等機械強度亦因分子切斷而下降。吾等認為,上述現象為將作為(B)成分之季戊四醇與脂肪族羧酸之全酯與用作(C)成分之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併用時之特有之現象。 為避免上述影響,於本發明中,必需使作為(B)成分之季戊四醇與脂肪族羧酸之全酯中所含的鈣及鈉分別為15 ppm以下,但較理想為更佳為鈣為1 ppm以下、鈉為12 ppm以下,進而較佳為鈣為0.5 ppm以下、鈉為10 ppm以下。 於本發明中,不僅(B)成分之脫模劑中所含之鈣或鈉,而且(A)成分之聚碳酸酯及/或(C)成分之紫外線吸收劑中所含之鈣或鈉亦可能成為問題,但於本發明者等人所研究之範圍內未明顯確認到如下問題:於調配不含(B)成分之脫模劑的(A)成分之聚碳酸酯、(C)成分之紫外線吸收劑、進而作為(D)成分之抗氧化劑而成之樹脂組合物中,與存在(B)成分之情形相比,耐衝擊性等機械強度亦下降。 於本發明中,由於會藉由對三唑骨架之配位而發生反應,因此注意鈉及/或鈣之含量,除此以外,亦廣為人知的是錫、鋅等係促進酯交換之觸媒之代表者,又,鈦等亦使用於脫水觸媒中,較理想為將錫、鋅、鈦等之含量設為與本發明中記載之鈉、鈣之水準同等,或者設為低於該水準。 關於本發明中所使用之鈣及鈉分別為15 ppm以下的季戊四醇與脂肪族羧酸之全酯,市售者處於鈣及鈉之任一者均超過15 ppm之狀況。於本發明中,亦可例如日本專利特開2004-137423號之製造例中所記載般,利用以鎂、鋁、矽等為主成分之吸附劑,對鈣及鈉之一者或兩者均超過15 ppm之市售的季戊四醇與脂肪族羧酸之全酯進行純化,使鈣及鈉分別成為15 ppm以下而使用。 [(C)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 於本發明中,使用(C)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作為紫外線吸收劑。 於本發明中,作為所使用之(C)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之例,可列舉:2-(5-甲基-2-羥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羥基-4-辛氧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羥基-3,5-雙(α,α-二甲基苄基)苯基]-2H-苯并三唑、2-(3,5-二-第三丁基-2-羥基苯基)苯并三唑、2-(3-第三丁基-5-甲基-2-羥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3,5-二-第三丁基-2-羥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3,5-二-第三戊基-2-羥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羥基-5'-第三辛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羥基-3-(3,4,5,6-四氫鄰苯二甲醯亞胺甲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亞甲基雙[4-(1,1,3,3-四甲基丁基)-6-(2H-苯并三唑-2-基)苯酚]、3-[3-第三丁基-5-(2H-苯并三唑-2-基)-4-羥基苯基]丙酸甲酯與聚乙二醇(分子量約300)之縮合物等。該等之中,尤佳為使用2-[2-羥基-3,5-雙(α,α-二甲基苄基)苯基]-2H-苯并三唑、2-(2'-羥基-5'-第三辛基苯基)苯并三唑或2,2'-亞甲基雙[4-(1,1,3,3-四甲基丁基)-6-(2H-苯并三唑-2-基)苯酚]。紫外線吸收劑可單獨使用,亦可形成二種或二種以上之混合物而使用。 [關於(A)、(B)、(C)成分之調配比例] 關於(A)聚碳酸酯樹脂、(B)季戊四醇與脂肪族羧酸之全酯、及(C)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之調配比例,相對於(A)成分100質量份,(B)成分為0.1~0.4質量份、較佳為0.13~0.35質量份,(C)成分為0.1~0.4質量份、較佳為0.2~0.35質量份。若(B)成分少於0.1質量份,則脫模性變差,若超過0.4質量份,則有產生組合物之著色或分子量下降等問題之情形。又,若(C)成分少於0.1質量份,則紫外線吸收能變差,耐候性變差。又,若超過0.4質量份,則有污染模具之虞,因此欠佳。 [關於其他添加成分] 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藉由與(A)成分、(B)成分及(C)成分一同添加相對於(A)成分為30~1000質量ppm、較佳為100~600質量ppm之酚系、磷系、硫系抗氧化劑,可提高組合物之熱穩定性。 作為酚系抗氧化劑,並無特別限制,可較佳地使用受阻酚系。作為代表例,可列舉: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十八烷酯、三乙二醇-雙[3-(3-第三丁基-5-甲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1,6-己二醇-雙[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N,N'-六亞甲基雙[(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丙醯胺]、2,2-硫代-二伸乙基雙[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2,4-雙(正辛硫基)-6-(4-羥基-3,5-二-第三丁基苯胺基)-1,3,5-三、1,3,5-三甲基-2,4,6-三(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苄基)苯、異氰尿酸三-(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苄基)酯及雙(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苄基膦酸乙酯)鈣等。 作為磷系抗氧化劑,並無特別限制。作為代表例,除亞磷酸三(壬基苯基)酯、亞磷酸2-乙基己基二苯酯以外,可列舉:亞磷酸三甲酯、亞磷酸三乙酯、亞磷酸三丁酯、亞磷酸三辛酯、亞磷酸三壬酯、亞磷酸三癸酯、亞磷酸三(十八烷基)酯、二硬脂基季戊四醇二亞磷酸酯、亞磷酸三(2-氯乙基)酯、亞磷酸三(2,3-二氯丙基)酯等亞磷酸三烷基酯;亞磷酸三環己酯等亞磷酸三環烷基酯;亞磷酸三苯酯、亞磷酸三甲酚酯、亞磷酸三(乙基苯基)酯、亞磷酸三(丁基苯基)酯、亞磷酸三(羥基苯基)酯、亞磷酸三(2,4-二-第三丁基苯基)酯等亞磷酸三芳基酯;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三丁酯、磷酸三辛酯、磷酸三癸酯、磷酸三(十八烷基)酯、二硬脂基季戊四醇二磷酸酯、磷酸三(2-氯乙基)酯、磷酸三(2,3-二氯丙基)酯等磷酸三烷基酯;磷酸三環己基-1-酯等磷酸三環烷基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三甲酚酯、磷酸三(壬基苯基)酯、磷酸2-乙基苯基二苯酯等磷酸三芳基酯等。其中,可較佳地使用亞磷酸三芳基酯及磷酸三芳基酯。 於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中,視需要可進而適當添加玻璃纖維、玻璃粉、碳纖維、滑石、雲母等無機填充劑,阻燃劑,阻燃助劑,抗靜電劑,聚醯胺聚醚嵌段共聚物(賦予永久抗靜電性能),抗菌劑,相溶劑,著色劑(染料、顏料)等作為其他添加劑。 [混練、成形] 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可藉由以上述比例調配上述(A)成分、(B)成分及(C)成分,進而以適當之比例調配視需要使用之添加劑成分,並進行混練而獲得。此時之調配及混練可藉由如下方法而進行:利用通常使用之設備、例如帶型攪拌機、轉鼓(drum tumbler)等進行預混合,並使用亨含爾混合機、班伯裏混合機、單螺桿擠出機、雙螺桿擠出機、多螺桿擠出機、及雙向捏合機等。 混練時之加熱溫度通常於240~300℃之範圍內適當地選擇。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可利用上述熔融混練成形機,或者以所獲得之顆粒作為原料,藉由射出成形法、射出壓縮成形法、擠出成形法、吹塑成形法、擠壓成形法、真空成形法、及發泡成形法等而製造各種成形品。尤其是可較佳地用於藉由上述熔融混練方法製造顆粒狀之成形原料,繼而使用該顆粒,利用射出成形或射出壓縮成形形成射出成形品之製造中。 又,本發明亦提供一種使上述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成形而成之成形體。使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成形而成之成形體、較佳為射出成形體(包含射出壓縮)可使用於光碟基板等光學材料;影印機、傳真機、電視、收音機、錄音機(tape recorder)、錄像機、電腦、印表機、電話機、個人數位助理機、冰箱、電子爐等OA(Office Automation,辦公自動化)設備、家用電器、電氣、電子設備之外殼或其結構構件;汽車構件、建築構件等各種構件等中。 實施例 藉由實施例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受該等之任何限制。 各例中獲得之樹脂組合物之性能試驗以如下方式進行。 (1)黏度值 基於ISO 1628,對所得之顆粒之黏度值進行測定。又,由所使用之聚碳酸酯樹脂之黏度值求出其差(△VN)。 (2)PC(Poly Carbonate,聚碳酸酯)-UVA(Ultra Violet Absorber,紫外線吸收劑)反應率(%)及殘存UVA(ppm)之測定 PC-UVA反應率係表示所使用之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與聚碳酸酯進行反應之比例者。其測定方法係利用1H-NMR(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核磁共振),由作為(A)成分之聚碳酸酯樹脂原料之雙酚A及對第三丁基苯酚、(B)成分之季戊四醇與脂肪族羧酸之全酯、及(C)成分之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之訊號強度,算出顆粒中之各組成。由該組成比率算出作為紫外線吸收劑之總(C)成分量。繼而,於1H-NMR光譜上,在8.41 ppm處觀測到紫外線吸收劑特有之訊號。若紫外線吸收劑與聚碳酸酯進行反應,則於8.25 ppm處觀測到該訊號。由兩者之訊號強度比算出聚碳酸酯-紫外線吸收劑反應率[PC-UVA反應率(%)]。又,由該反應比率與總(C)成分量算出紫外線吸收劑殘存量[殘存UVA(ppm)]。再者,1H-NMR之測定方法係將試樣40 mg提取至直徑5毫米之NMR試管中,於室溫下使試樣均勻地溶解於氘化氯仿0.5毫升中,使用日本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500 MHz NMR(ECA-500),於脈衝寬度:45度、脈衝重複時間:9秒、累積次數:256次、化學位移基準:四甲基矽烷、測定溫度:室溫、BF(Back-Feed,反饋)值:0.1之條件下進行測定。 (3)耐候性 藉由以下方法進行耐候性試驗。 將試片放置於設定為黑面板溫度63℃、濕度50%、降雨週期12/60分鐘(於60分鐘中,降雨時間為12分鐘)、照射強度(300~400 nm)78.5 W/m2之日光式耐候機(SUGA SUNSHINE SUPER LONG-LIFE WEATHER)中,500小時後取出,對該樣品進行目視觀察。 ○表示表面外觀良好之狀態。 △表示於表面上觀察到污點之狀態。 ×表示觀察到明顯之表面粗糙之狀態。 (4)殘存脫模劑(ppm)之測定 利用1H-NMR,由作為(A)成分之聚碳酸酯樹脂原料之雙酚A及對第三丁基苯酚、(B)成分之季戊四醇與脂肪族羧酸之全酯、及(C)成分之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之訊號強度算出顆粒中之各組成。由該組成比率測定作為脫模劑之總(B)成分量。繼而,於1H-NMR光譜上,在4.12 ppm處觀測到脫模劑特有之訊號。若脫模劑與聚碳酸酯進行反應,則於4.18 ppm處觀測到該訊號。由兩者之訊號強度比算出聚碳酸酯-脫模劑反應率,並由總脫模劑量[總(B)成分量]算出殘存脫模劑量。 (5)脫模性 藉由以下方法進行脫模性試驗。 使用為80 mm×160 mm、深度40 mm、脫模斜度0°、基本壁厚3 mm之箱型形狀,且於頂針製品中央部具有1個針點澆口(pin point gate)之射出成形用模具,於射出成形機之料缸溫度300℃、模具溫度40℃之條件下進行成形時,測定為自模具上頂起成形品所需之脫模壓。脫模壓係於標準條件及相對於標準條件增減製品重量之條件之至少3個條件下進行測定。比較使各評價材料成形而獲得之製品重量與脫模壓之關係,而評價、判斷脫模性之差。 ○表示標準條件下之脫模壓未達45 kg/cm2之狀態。 △表示標準條件下之脫模壓為45 kg/cm2以上且未達50 kg/cm2之狀態。 ×表示標準條件下之脫模壓為50 kg/cm2以上之狀態。 又,各例中所使用之各成分如下所示。 (A)聚碳酸酯樹脂: FN2200:雙酚A聚碳酸酯樹脂,黏度值56.5,黏度平均分子量22000(出光興產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B)季戊四醇與脂肪族羧酸之全酯 (B-1):使用為季戊四醇硬脂酸全酯與季戊四醇棕櫚酸全酯之混合物(混合比為C16:C18=1:1.1),且含鈣量未達0.5 ppm(未達檢測下限)、含鈉量為1 ppm者。該(B-1)係利用Kyowaad 600(協和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對市售品之理研維他命製造之EW440A進行吸附,並加以過濾分離者。 (B-2):使用為季戊四醇硬脂酸全酯與季戊四醇棕櫚酸全酯之混合物(混合比為C16:C18=1:1.1),且含鈣量未達0.5 ppm(未達檢測下限)、含鈉量為10 ppm者。該(B-2)係利用Kyowaad 600(協和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對市售品之理研維他命製造之EW480A進行吸附,並加以過濾分離者。 (B-3):使用為季戊四醇硬脂酸全酯與季戊四醇棕櫚酸全酯之混合物(混合比為C16:C18=1:1.1),且含鈣量為0.8 ppm、含鈉量為18 ppm者。該(B-3)係利用Kyowaad 600(協和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對市售品之Cognis Japan製造之Cognis VPG861進行吸附,並加以過濾分離者。 (B-4):使用為季戊四醇硬脂酸全酯與季戊四醇棕櫚酸全酯之混合物[RIKESTER EW-440A:理研維他命股份有限公司製造](混合比為C16:C18=1:1.1),且含鈣量為2.0 ppm、含鈉量為24 ppm者。 再者,含鈣量及含鈉量之測定係使用高頻電感耦合電漿質量分析裝置[精工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ICP-MS,SPQ9000],製作校準曲線,對使(B-1)~(B-4)之各試樣0.5 g溶解於電子工業用NMP(N-Methyl Pyrrolidone,N-甲基吡咯烷酮)25 g中而成的溶液進行定量測定。 (C)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 (C-1):2-(2'-羥基-5'-第三辛基苯基)苯并三唑[Shipro Kasei股份有限公司製造,SEESORB 709G] (D)抗氧化劑 (D-1):磷系抗氧化劑,亞磷酸三(2,4-二-第三丁基苯基)酯[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製造,Irgafos 168] (D-2):酚系抗氧化劑,[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製造,Irganox 1076] 實施例1~4及比較例1~6 以第1表所示之比例調配各成分,將其供給至抽氣式雙軸擠出機(東芝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製造,TEM37SS,擠出部之直徑50 mm)中,並於料缸溫度280℃下使其顆粒化。將所獲得之顆粒於120℃下乾燥4小時後,進行射出成形,而製作試片。成形係使用射出成形機(機種名:IS-100EN,東芝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製造),於成形溫度280℃、模具溫度80℃下進行。對於所獲得之顆粒及試片,藉由上述各種評價試驗評價性能。將結果示於第1表中。又,將所使用之(B-1)~(B-4)中之金屬成分示於第2表中。 由第1表可知如下情況。於實施例1~4中,向(A)聚碳酸酯樹脂中調配(B)季戊四醇與脂肪族羧酸之全酯、及(C)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時,只要(B)成分中所含之鈣及鈉分別為15 ppm以下,則可獲得不會降低所使用之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之效果,且脫模性亦優異之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及使用其之成形體。又,於比較例1~6中,可知:若(B)成分中之鈣及鈉分別超過15 ppm,則殘存之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減少,所減少之紫外線吸收劑會與聚碳酸酯樹脂發生反應。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於併用季戊四醇與脂肪族羧酸之全酯與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時,可提供一種不會降低紫外線吸收劑之效果,且脫模性亦優異之成形體。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可較佳地使用於必需該等特性之產業構件、尤其是光碟基板等光學材料,電子、電氣設備、資訊、通信設備、OA設備等之外殼或其結構構件,汽車構件,建材構件等中。
权利要求:
Claims (6) [1] 一種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其係相對於(A)聚碳酸酯樹脂100質量份,調配(B)季戊四醇與脂肪族羧酸之全酯0.1~0.4質量份、及(C)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0.1~0.4質量份而成之樹脂組合物,且該(B)成分中所含之鈣及鈉分別為15 ppm以下。 [2] 如請求項1之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其中(B)成分為季戊四醇與碳數12~22之脂肪族羧酸之全酯。 [3] 如請求項1或2之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其中(B)成分為季戊四醇棕櫚酸全酯及季戊四醇硬脂酸全酯之混合物。 [4] 如請求項3之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其中(B)成分之季戊四醇棕櫚酸全酯及季戊四醇硬脂酸全酯之混合比為9:1~1:9。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其中(C)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為2-(2'-羥基-5'-第三辛基苯基)苯并三唑及/或2,2'-亞甲基雙[4-(1,1,3,3-四甲基丁基)-6-(2N-苯并三唑-2-基)苯酚]。 [6] 一種成形品,其係使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成形而成。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580727B|2017-05-01|A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and a molded body KR101726009B1|2017-04-11|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그리고 그것을 사용한 성형품의 제조 방법 및 광학 렌즈 CN103788615B|2015-09-30|一种高光低挥发阻燃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2011080008A|2011-04-21|帯電防止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品 EP2411473B1|2013-11-20||polycarbonate mit verbesserten optischen eigenschaften JP2016156031A|2016-09-01|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KR102140433B1|2020-08-03|폴리카보네이트계 수지 조성물 및 성형체 JP5970335B2|2016-08-17|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用滑剤 JP6837987B2|2021-03-03|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品 JP6795515B2|2020-12-02|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ペレットの製造方法 KR101770452B1|2017-09-06|고온 열안정성이 우수한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TWI751986B|2022-01-11|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及其成形品 JP6768805B2|2020-10-14|ポリグリシジルエーテル含有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組成物 JP2006143966A|2006-06-08|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品 JP6698273B2|2020-05-27|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品 KR101184791B1|2012-09-20|안료의 금형 이행성이 저감된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JP2001288352A|2001-10-16|難燃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組成物および成形物 JP2019172772A|2019-10-10|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用着色防止剤 JP2006143967A|2006-06-08|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2016188388A|2016-11-04|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JPH1067895A|1998-03-10|難燃性ポリプロピレン樹脂成形材料、及びポリプロピレン樹脂成形品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CN103562311A|2014-02-05| EP2716712B1|2017-08-09| WO2012165352A1|2012-12-06| EP2716712A4|2015-01-21| JP2012251013A|2012-12-20| KR20140027365A|2014-03-06| EP2716712A1|2014-04-09| TWI580727B|2017-05-01| KR101903211B1|2018-10-01| JP5739730B2|2015-06-24| CN103562311B|2015-11-25|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JP3077732B2|1994-01-26|2000-08-14|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耐候性に優れた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JP4063524B2|2001-11-08|2008-03-19|三菱化学株式会社|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2003301101A|2002-02-08|2003-10-21|Mitsubishi Engineering Plastics Corp|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品| JP4046159B2|2002-06-27|2008-02-13|帝人化成株式会社|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品| JP4520124B2|2002-09-27|2010-08-04|帝人化成株式会社|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品| JP3946614B2|2002-10-21|2007-07-18|花王株式会社|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JP2005042003A|2003-07-22|2005-02-17|Sumitomo Dow Ltd|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4799126B2|2004-11-05|2011-10-26|帝人化成株式会社|眼鏡レンズおよび眼鏡レンズ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成形材料| WO2006049228A1|2004-11-05|2006-05-11|Teijin Chemicals Ltd.|眼鏡レンズおよび光学成形品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成形材料| JP4499049B2|2006-03-07|2010-07-07|出光興産株式会社|ブルーレイディスク基板用成形材料及びエイチ・ディー・デジタルバーサタイルディスク基板用成形材料| WO2009145241A1|2008-05-28|2009-12-03|帝人化成株式会社|眼鏡レンズ| SG176271A1|2009-05-28|2012-01-30|Teijin Chemicals Ltd|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article comprising same| EP2657294A1|2012-04-27|2013-10-30|Bayer MaterialScience AG|Verarbeitungsstabile PC/ABS-Zusammensetzungen|JP5970335B2|2012-10-25|2016-08-17|花王株式会社|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用滑剤| WO2016129018A1|2015-02-10|2016-08-18|住化スタイロン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株式会社|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KR101943690B1|2015-09-30|2019-01-30|롯데첨단소재|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형성된 성형품| KR20180084052A|2015-11-20|2018-07-24|이데미쓰 고산 가부시키가이샤|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펠릿의 제조 방법| US20180371235A1|2015-11-20|2018-12-27|Idemitsu Kosan Co., Ltd.|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product thereof| CN105694097B|2016-03-23|2017-03-01|广州铂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一种添加剂| JP6893423B2|2017-02-28|2021-06-23|理研ビタミン株式会社|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用離型剤| WO2018235716A1|2017-06-20|2018-12-27|理研ビタミン株式会社|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用離型剤| WO2019026671A1|2017-08-02|2019-02-07|出光興産株式会社|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系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法律状态: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JP2011122260A|JP5739730B2|2011-05-31|2011-05-31|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